作為臨床藥師,見過好多患者對藥品不良反應的認識,那叫一個迷糊,要么嚇得不行,啥藥都不敢吃,要么就完全不當回事兒。今天,咱來嘮嘮用藥時一個特別重要的事兒——藥品不良反應(ADR)。
《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(jiān)測年度報告(2024 年)》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(jiān)測網絡一年就收到了 259.7萬份報告,其中嚴重報告有45.4萬份,占比 17.5%。
這數(shù)字,可讓咱們看到咱國家藥品安全監(jiān)測體系越來越完善啦,但同時也給咱提了個醒:藥品安全問題,咱可千萬不能小瞧。
藥品不良反應:“披著羊皮的狼?”
藥品不良反應,簡單來說,就是合格的藥品,在按照醫(yī)生說的用法用量吃的情況下,出現(xiàn)的那些和用藥目的沒啥關系,還對身體有害的反應。
這里面有三個關鍵要點得記住咯:
?藥得是合格的!
?用法用量得正確!
?反應有害而且不是為了治病的!
這可得和藥品質量問題、用藥錯誤區(qū)分開,它其實就是藥品本身自帶的一種屬性。
從分類角度看,藥品不良反應可分為A型和B型。
A型反應(量效關系密切型)占所有ADR的80%以上,通常與藥物藥理作用相關,劑量依賴性明顯,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、硝酸甘油導致的頭痛等。這類反應通常可預測,通過劑量調整可減輕或避免。
B型反應(質變型異常反應)則與藥理作用無關,難以預測,常表現(xiàn)為過敏反應或特異質反應,如青霉素過敏、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等。這類反應雖然發(fā)生率低,但后果可能十分嚴重。
?再看看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(jiān)測網絡的數(shù)據(jù),2024 年化學藥品不良反應占比最高,達到了81.0%,接著是中藥占 12.1%,生物制品占3.9%。這和各種藥品的使用頻率還有特性有關。
這里得提醒大家,雖然中藥不良反應占比在下降,可老話說“是藥三分毒”,中藥咱也得謹慎著用。報告里就專門指出:“如果不遵循中醫(yī)辨證論治的原則或者辨證不當、超說明書功能主治用藥,可能增加中藥不良反應/事件發(fā)生風險?!?/span>
常見藥品不良反應大揭秘
咱來嘮嘮常見的藥品不良反應都長啥樣,還有哪些因素容易讓它們找上門來。
監(jiān)測報告顯示,2024年藥品不良反應累及器官系統(tǒng)排名前三的是皮膚及皮下組織類疾病,像皮疹、瘙癢;胃腸系統(tǒng)疾病,比如惡心、腹瀉;還有血管與淋巴管類疾病,像血壓變化、水腫這些。大部分時候這些反應可能就是輕度或者中度,不過嚴重起來也能危及生命呢。
抗感染藥作為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藥品類別之一,其不良反應報告數(shù)量長期居于首位
2024年抗感染藥不良反應報告達80.0萬份,占總體報告的30.8%。其中,喹諾酮類(如左氧氟沙星)、頭孢菌素類和青霉素類藥物不良反應較為常見。報告特別提醒:“美洛西林使用時可能發(fā)生嚴重不良反應,包括過敏性休克、粒細胞缺乏癥等?!斑@些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可能表現(xiàn)為皮膚癥狀、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,多在用藥后30分鐘內出現(xiàn),需要立即救治。
心血管系統(tǒng)用藥的不良反應也不能忽視。2024 年相關報告有18.8萬份,降血壓藥、抗心絞痛藥和抗動脈粥樣硬化藥是主要類別。比如說阿托伐他汀這類降脂藥,可能會讓肝功能出現(xiàn)異常,報告里就說:“不良反應表現(xiàn)最多的為肝功能異常、轉氨酶升高、肝損傷等,提示醫(yī)務人員和患者應關注這類藥物的肝損害風險?!笨剐慕g痛藥常見的不良反應有頭痛、頭暈、低血壓這些,這和它們擴張血管的作用有關。
這里得專門說說特殊人群,兒童和老人用藥可得格外小心。兒童還在長身體,生理機能還沒發(fā)育完善,對藥物反應特別敏感。2024年14歲及以下兒童不良反應報告占總數(shù)的8.7%,其中72.1%涉及注射劑。報告強調:“因兒童生長期的生理特點,對藥物具有特殊的反應性和敏感性,因此應持續(xù)關注兒童人群用藥安全?!崩夏昊颊撸?5 歲及以上)的不良反應報告占比高達33.4%,這和老年人常常一身病,吃的藥也多有很大關系。
預防藥品不良反應的妙招
要預防藥品不良反應,合理用藥那可是關鍵中的關鍵。
首先,患者得老老實實聽醫(yī)生的話,別自己偷偷增減劑量或者隨便改用藥方式。報告數(shù)據(jù)顯示,57.2%的不良反應和注射給藥有關,而且靜脈注射占了91.0%。這說明啥?口服給藥相對來說更安全些,咱別一有病就想著打針輸液。
要是實在沒辦法必須靜脈給藥,就像報告里說的:“在整個X線操作中使用留置管或導管以保持靜脈輸液通暢”,而且得密切觀察至少30分鐘。提高用藥依從性和自我監(jiān)測能力也很重要哦。咱們得知道自己吃的藥可能會有啥常見不良反應,比如用抗腫瘤生物制劑的時候要注意免疫相關不良事件,像免疫性心肌炎、肺炎;吃避孕藥要留意血栓風險。
其次,醫(yī)患之間多溝通,定期去隨訪,這能大大減少不良反應。患者去看病的時候,得跟醫(yī)生一五一十地講清楚自己的過敏史、有啥基礎病,還有正在吃的所有藥,包括那些非處方藥和保健品,這樣能避免藥物之間互相“搗亂”。
要是長期吃像他汀類降脂藥、抗凝藥這些,得按照醫(yī)生說的定期去檢查相關指標,像肝功能、凝血功能啥的。要是不小心出現(xiàn)了不良反應,也別慌,咱得知道咋處理。要是只是輕微的反應,像有點小皮疹、腸胃不太舒服,咱可以先觀察觀察,要是不放心,就問問藥師??梢浅霈F(xiàn)嚴重過敏反應,像呼吸困難、臉腫起來了,或者一直嘔吐腹瀉、意識都不清楚了,那可別猶豫,趕緊上醫(yī)院。
報告強調:“大多數(shù)嚴重副作用出現(xiàn)在注射藥物后的30分鐘內,應備好必要的藥物和設備以便發(fā)生嚴重反應時立即救治。”
科學看待藥品不良反應
咱得理性看待藥品的兩面性,治療作用和不良反應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,是同時存在的。
咱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(jiān)測體系現(xiàn)在越來越厲害啦,2024年每百萬人口平均報告數(shù)都達到1,842份,縣級報告比例也高達98.7%。這說明啥?說明咱們能發(fā)現(xiàn)和管控的風險越來越多了。就像報告里說的:“新的和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數(shù)量增多,并非說明藥品安全水平下降,而是意味著監(jiān)管部門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全面,對藥品的風險更了解,風險更可控。”
大家要是想了解藥品安全信息,可以多去國家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網站、“中國藥物警戒”微信公眾號這些權威渠道瞅瞅。報告提到:“發(fā)布《藥物警戒快訊》12 期,報道國外藥品安全信息53條。”這些信息能幫咱做出更明智的用藥決策。
還有哦,藥師在合理用藥方面可是起著超級重要的作用。患者們要是有啥用藥方面的問題,別不好意思,趕緊去問藥師,像藥物怎么吃才對、會不會和別的藥相互影響、怎么識別不良反應這些問題,藥師都能給咱專業(yè)的解答。特別是給孩子用藥,報告建議:“確保兒童用藥劑量準確是保障孩子用藥安全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優(yōu)先選擇兒童專用劑型非常重要?!?nbsp;